捕蛇者说

2020年11月20日 1954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初中有篇课文叫《捕蛇者说》,课文内容我这里就不赘述了,在柳宗元的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经济学这种说法,但我们可以换着思考一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现在会是什么情况?

要知道按文中描述,和捕蛇者的爸爸一辈就做邻居的,现在十户还剩下两三户,而爷爷一辈就做邻居的,已经十不存一了,大家要么团灭要么搬走,而捕蛇者家因为能捉蛇而得以为生,这说明永州这个地方的生存质量已经严重下降,经济生产活动完全被赋税破坏。但同时要知道的是,永州异蛇却可以完全抵扣赋税,这放在就相当于现在的某个特区,这样的“苛政”很有可能把永州变为一个经济中心。因为文中也提到“视其缶,而吾蛇尚存”,说明捕蛇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饲养能力,大家只要联合起来,捉上几条蛇艰苦上两年,把特种养殖搞起来以蛇换赋,那么相应其他生产劳作就将得到极大提升,“苛政”就变成了“仁政”,这就是经济活动中经常遇到的政策颁布后,结果却事与愿违的现象,既眼镜蛇效应。

从故事的角度解释一下,眼镜蛇效应大体就是讲英国统治下的印度为应对日趋严重的眼镜蛇伤人,颁布法律杀眼镜蛇有奖,结果民众为了奖金纷纷开始饲养眼镜蛇,蛇灾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公司鼓励加班发加班费,那公司的效率会变高还是变低?当然也有能反向利用这个规则的例子,比如,苹果公司每次发布新产品完全有能力备足货之后一下子全部发出去,为什么它每次都还要搞饥饿营销?

你身边有哪些例子?你会如何操作呢?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

漫浪的血

联系QQ:851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