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躺平是一种选择,但你可以选择更舒服的躺平,那就是先换个姿势看看。
当你选择躺平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因为感觉再继续奋斗,也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干脆让自己躺平接受未来。这种念头可能出现在加班后回家的夜晚,出现在房地产中介的橱窗上,又或者仅仅只是在一次孤独的撸串、看一本或文艺或哲学的书、预见一只流浪的脏兮兮的小猫小狗、听一首熟悉的老歌之后,看着那些比自己先工作5年、10年还一直奋斗着,却和现在的自己并没有本质上差别的同事们,你终于下定决心选择平躺。
我并不是说这种选择错误,而是我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之所以会简单得出选择躺平这种活法,是因为对自己竞争力的信心不足,似乎所有行业都在疯狂地内卷,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获得想要的结果,但其实,归根结底却是因为目光的狭窄促成了这样的选择。试想一下,能选择躺平的人恰恰是还能奋斗但却不愿奋斗的人,那些不能奋斗的人,其实往往连选择躺平的资格都没有,既然知道自己还有能力奋斗,也知道自己再怎么奋斗可能都没有效果,那完全可以换一个赛道去做尝试。我们就拿近20年举例子,直销、淘宝、微商、微博、房产、网络小说,随便一个例子在当年都是全新的赛道,大家都懵懵懂懂的进入,然后摸着石头过河,但闯赢的人我们并不少见,而现在短视频平台、拼多多、直播带货、知识付费、人民币升值,随便选一条不也能赶上时代红利的大车,有时候玩着玩着说不定就玩出花了,直接把原来选择平躺的小木板硬床换成king size的超级巨无霸床,这时候再躺下去,不要太舒服。
即便不选择时代红利赛道,你也可以选择降维打击,把你在一线城市学到的知识、技能降维到二线城市去打他们,甚至直接降到三线城市,让他们还来不及反应就失败掉。我就以智慧社区作为例子,在大城市,部分社区其实实现智慧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在下沉市场中,基本上都还处于摸索状态,有什么产品、怎么用、如何做到有效果、最终实现的目标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可能连需求者和实施者都还只是停留在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中,而如果你刚好对这一切很熟悉,那么,降维去搞定几个项目应该问题不大。这样的例子一抓就是一大把,首当其冲的就是智慧系列项目,智能办公、智慧医疗、物联网等等,然后,只要稍微与新兴科技沾边的项目都有机会,比如太阳能、风能,甚至,你可以选择和目前大火的项目进行本地化的竞争,比如饿了么、美团,只要你愿意比他们少赚一点,主动发起内卷去卷他们,你也不是没有机会。
我也喜欢选择躺平,但是在我躺平之前,我一定要造出一张让我无比舒服的床。所以,现在躺平你都不怕了,还怕换几个赛道,与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甚至别人站起跑线你站终点的方式去玩(fen)票(dou)一把吗?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