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门语言,其实不仅仅是让自己能听懂看懂对方想要表达的东西,能与对方进行交流,更多的是让自己能尝试着融入另一种文化,学会用另一种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会话用语最能表现文化差异的不同,比如汉语和英语之间,因为叙述、表达方式、语序结构都不一样,汉语显得相对比较内涵、婉转,而英语却显得简练、直接,这就造成了以汉语为母语的我们在思维层面会更多的关注集体,而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会更多的关注个人。
当你在由浅入深的学习一门语言过程中,你也将会慢慢的悟到这个语言的使用群体思维方式,这将有助于让你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
语言也不限制于人和人之间,当你学会了一门编程语言,你也就有了某种类机械的思考方式,比如BASIC的顺序解决、先进先出,又比如C语言的判断循环。最有特色的例子就是程序员老公的笑话:老婆要老公去买5个包子,出门时候又吩咐了一句,如果看到西瓜就买一个,最后程序员老公买了一个包子回家。当然,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会这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用判断的方式去分解一个超复杂的问题,像剥洋葱一样层层解决。
而且,语言不限于表层的交流,例如,音乐其实也属于某种语言的范畴,你甚至不需特意要去学就能尝试着理解这种精神层面的交流。同样的,从音乐本身也能窥见其创作者所处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特别是民族音乐更能突出的表现这样特点,例如,中国因为本身地大物博,所以民族音乐偏大气,更有史诗感,而日本因为本身是岛国且比较小,所以民族音乐偏婉转,更有灵动性。
所以,尝试多学一门或者几门语言吧,这能真实的拓宽你思维的角度、广度和深度。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