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管理并不代表对立与强硬,如果有可能的话,用顺应人性的方法做管理。
这种管理理念其实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在实际运用了,比如大禹治水时候用的方法就是堵不如疏,这就是用顺应趋势的方法进行管理。换到现在也是一样的,我们先举个现实中很常见的例子,比如有条马路非常长,中间又没有人行横道,所以随意穿行的人很多,为了避免交通事故,又不降低车辆的通行速度,堵的方法就是在马路中间设置隔离栏,疏的方法就是在马路设置一定数量的过街天桥或者下穿隧道,虽然两者达到的效果可能接近,但对于大部分使用者的体验来说,后者显然更好得多。
在公司管理也是同样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的管理应该是能用正向激励的就尽量不用负向考核。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一个销售来说,对他的管理应该是给他一个比较低的基础工资,然后根据销售业绩发放比较高的提成,而不是给一个比较高的保底工资,如果业绩完不成就要倒扣。当然,这是一个目前大多数公司都在使用的考核策略,大家都想得通,但如何把岗位换成后端的仪器维护,可能有些人就会又回到考核的老路子上。但其实,对于后端的仪器维护同样也适用正向激励的方法,只不过思维要在转换一下,要把一个考核的思维转化成服务的思维。我们可以尝试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仪器维护的岗位是我的下属员工,我能为他做点什么既能减轻他工作量,又能把他引导在我的规范内的事?比如每天都要清点一遍在库的仪器数量,考核的思路就是责任人清点不对就要考核,而服务思维就是对每个仪器设计的规范收纳配件,责任人看一眼就能知道数量有多少,既不需要每天花大量时间去清点,又不容易出错,只要以这种服务责任人的思维去帮助他,责任人就能更有质量的完成他们的工作。
所以,在做管理时一定要经常问自己一句话:我能以什么样的方式服务好他,以便于他能更好的给我我想要的结果。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