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上看,这似乎是判断题与思考题的差别,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两个问法会对回答者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两个常见的问题。
从“为什么”打开来说,为什么的问法一般都带有一定的观点或者倾向性,比如“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等等,当这种观点或倾向性出现了回答者能很明显感受到的谬误时,回答者一般会先否定这种说法,然后再进行解释,比如把刚才的问题改为“为什么苹果熟透后就飞上天去了?”回答者一般都会先否定,然后讲解万有引力的道理,但如果提问者的观点和倾向性所包含的信息并没有能让回答者察觉到的特别明显的错误时,就往往能让回答者跳过对正确答案地思考和判断过程,比如“为什么XX品牌的手机不卡?”,对于类似这样的问题,回答者即便根本不清楚原因,也会凑一个诸如技术先进之类的答案。
有没有发现,这种带有观点和倾向性的问题其实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暗示,它能把想要得到的结果提前注入回答者的脑海中,在某些时候,甚至连问题的答案都不太重要。所以,当有人用类似的方式问你问题时,你一定要特别小心,提问者可能并不想知道你的回答而只是单纯的想对你施加影响,在思考为什么前一定要先思考这个观点或倾向性对不对。反之,如果你想对特定人植入观点和倾向,就可以利用这种为什么的问法,甚至在对方回答出自己希望的答案时,给予惊讶与赞许,以再次加深这种潜意识刻印。特别是当这种提问者由不相关的第三方提出时,更能有效的激活这种认同感,我们经常见到的营销软文很多就在使用这样的方法。
再看“对不对”,对不对问题其实是一种反人性的问题,因很多时候它比回答为什么需要耗费更多的脑力,在回答为什么问题时,大脑只需要进行检索就能得出答案,而回答对不对时,不但需要检索,往往还需要大量的对比。我们大脑比我们想象的更喜欢偷懒,能一步完成的,就不会想走两步,但有价值的通常却是反人性的,如果我们想要更加睿智的生活,那么我们就需要锻炼自己听到为什么的问题时,首先想到这种观点或倾向性对不对,只要把这种应对思维做到本能反应,就很难被别人的思维带偏。
有些为什么不是不能回答,而是要先问自己对不对之后,再来尝试回答。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