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篇分析了保障资金和创造未来美好生活资金的差异,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分析后者,这篇的内容可能会是大家最关心的部分,但其实我更推荐先阅读完之前的几个部分再来阅读这篇,因为一旦对本篇进行了错误解读,就有可能把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路径变成了毁灭未来的各种方法。
先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要把它定义为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资金,因为是创造未来所以支付的就是现在,我们期望的是在未来经过一段相对比较漫长的时间之后,能用当下支付的钱期望生出未来更多的钱,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我们允许损失一部分资金,但在长期大的方向上,我们希望获得一个比较高的回报,当你决定开始为未来注入一笔资金时,你要有一个明确期望回报时间,这个时间一定要比较长,最好是5年以上甚至10年以上,然后这笔钱一旦投入进去以后,你就要把它当做与你现在的生活再无关系的一笔钱,只有未来抵达你设定的时间点之后,再去关注它。
其实通过之前几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已经把普通人能接触到的低风险投资分析过一遍了,比如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国债、国债基金和纯债基金,当然,你仍然可以用这些低风险投资的标的去当做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投资方式,但之前我们也分析过风险低意味着收益低,当我们已经有了投资未来的能力,那说明我们当下的生活一定过得还算不错,我们投资的钱有没有风险其实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影响不大,那么我们就应该选择有一定风险但收益比较高的投资标的,让后期望通过时间去化解和降低风险,最终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
那么,剩下的可选投资标的也不太多了,对于一些小众类项目这里就直接排除了,比如艺术品、古董、收藏品、茶叶、奢侈品、鞋子、手办之类的,再把诈骗性质的虚拟币、高进入门槛的私募基金也排除掉之后,我们按照风险和收益逐步提升的顺序对还可以投资的标的进行一下排列:混合偏债基金、指数型基金、混合偏股基金、股票型基金、股票、权证、外汇、期货,其中后四项我们不推荐购买和持有,因为在后四项中能持续赚到钱的,基本都是非常专业的人士,试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人会想和那些天天训练打拳击的来一场决斗,但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来到股票、期货市场,就信心能够打得过经过多年专业训练、每天还继续进行学习和实战的投资经理,所以后四项不推荐。
还有一项不推荐的是贵金属,准确来说贵金属不属于投资品,无论黄金还是白银,所以没有列入刚才的项目中,如果购买的是实物贵金属,那么它起到的作用是保值而不是增值,比如它能保证你的财富在一个小范围内波动,但它并不会因此而增值,如果一定要在这个上面进行投资,也只能把它列为保障资金的范畴,另外,如果投资的是贵金属期货,那么就被归结到期货当中,风险急剧增加,没有完备的金融知识就不要去碰,如果是数字贵金属,很有可能是诈骗。
在保障资金的投资当中,我们已经选择了国债、国债基金和纯债基金,那么混合偏债基金对长期投资来说稳定有余而受益不足,而反之的混合偏债基金属于牛身子都跑了拽个牛尾巴的类型,完全没有必要,所以也同样不推荐,那么剩下的符合推荐条件的就只有指数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两个选项,我们逐一分析。
指数型基金是对应整个股市的,比如沪深300就是对应购买和持有中国上市公司中最具代表性的300家公司的股票,上证50就是在对应购买和持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最具代表性的50家公司的股票,还有科创50、中正500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都叫指数型基金,表达的内核也是相同的。类似这样的指数基金短期来看对应的是股市的行情,比如1天、1周、1月有时候甚至是一两年,但从长期来看,比如5年、10年,它对应的就不再只是单纯的股市行情了,这个时候它更是对应一个国家的发展,而我们国家恰恰是出于高速发展时期,只要你愿意相信我们的国家会变得越来越好,你就可以放心的相信指数基金通过5到10年之后一定可以为你赚到不菲的收益。从长期综合来看,在国内投资指数型基金平均每年大概能获得15%左右的收益回报,也就是说你现在投10万元,10年之后你赎回时大约能获得25万元。
股票型基金与指数型基金同样是对应股市的,不同点在于股票型基金选股范围比较债,通常是由专业的基金经理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股市中选择10-30家他们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公司,这些公司有可能在同一个赛道,比如芯片、医药、银行、电力、煤炭等等,也有可能不按赛道直接在股市当中海选,由于选的股票数量比指数型基金少,所以也更考验基金经理的业务能力,就像一个班级坐了50个同学,无论是普通班还是尖子班,总有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一样,基金经理也有业务能力强弱之分,这个时候,选择基金经理就比较重要了,建议选择那种从业时间比较久,所管理的各只基金长期来看收益都比较好的,不推荐只看过去一年收益高低,而不看长期及其他所管理基金收益一般的。股票型基金比指数型基金收益和风险都要更大,截止2020年末,仍然有12只基金通过长达10年的运营仍然在亏本,但从长期综合来看,股票型基金大多还是能获得高低不等的收益的,同样是10年期,最高收益能达到30%左右,普通的能达到20%左右,如果选中了差的,可能就跑不过指数型基金了。所以如果打算购买股票型基金,推荐购买5-10只,虽然收益可能没有选到一只好基金那么高,但风险就同样降低了,投资不是赌博,我们应该期望的是以尽可能低的风险来获取尽可能高的收益。
如果你觉得指数型基金收益低,而股票型基金风险又太高,你可以有两个选择,一个比较轻松,那就是选择FOF基金,也就是帮你购买基金的基金,相当于你购买的是一系列的基金组合,由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帮你管理该买入、持有和卖出哪只基金,通过分散基金的方式分散风险,这样你的综合收益通常会比指数型基金高,但又比高收益型的基金低,平均年化收益大约能在18%-22%之间。另一个方式比较累,但是能学到不少东西,那就是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找张纸把新闻中国家准备发展什么、扶持什么、研究什么的关键字给记录下来,提到要压降什么、整治什么就把关键字再划掉,最后看哪个关键字出现得多,新闻联播结束后就买对应关键字的基金,比如你每月打算买1000元的基金,那么每天新闻联播结束后,你就买50块的对应关键字基金,可能出现的关键字有医疗、养老、互联网、芯片、新能源、碳中和、军事等等等等,国家哪里需要钱,你就往哪里投钱,帮助国家的同时,也能分享企业发展的胜利果实。
无论是那种基金,投资的方式可以是一次性购买也可以是定投,比如每月发工资的那一天来买一定金额的基金,除非你预先知道近期有一个潜在的比较大的风险,否则两种投资方式从长周期来看收益差别都不会很大,更有可能影响你是否一次性购买投资标的原因,是你当下有没有一笔可以用于投资的钱。对于选择定投来说,更像是一个培养良好理财习惯的有效手段,只要你每个月都足额定投了,并且没有把它取出来花掉,那么有定投的你和没有定投的你,决定了未来你会不会有一大笔客观的收益。
有了投资的方法还不够,我们必须学会具有投资的心态,当你想要以投资的方式创造未来美好生活,那么你一定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投资心态,用范仲淹的话来说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特别是投资金额与个人收入比例越大就越需要良好的投资心态,举个比例不大但心态不好的例子你就明白了。小A辛苦上班每个月工资到手3000块,前几年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存了10万,终于决定为自己博一份更美好的未来,于是开始投资基金,10万块钱全部买入,第一天就涨了3%赚了3000块,突然觉得自己那么辛苦上班干嘛,投资它不香吗?然后第二天跌了3%亏了3000块,整个人都崩溃了,只一天就把自己累死累活不吃不喝一个月的薪水亏光,还要不要人活了,如果就这样循环下去,第三天、第四天甚至第100天还是同样的心态,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投资不但没有为他带来任何美好生活的体验,还一步步从心态上瓦解和否定了他工作的价值,最终投资有没有赚到钱还两说,但他的思想和工作肯定是崩溃得一塌糊涂。所以,如果你没有良好的投资心态,要么就把钱放在保障资金进行管理,要么就干脆不要投资,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就是在一个不常用但有保障的平台,比如你不常用建行,就在建行开个户,把投资放在这个行,要么在一次性购买之后,要么在设置好定投之后,就把相关的APP卸载掉,做到佛系的不看、不听、不问、不想,最终靠躺倒来赢得胜利。
最后要说的一个重点,如果你没有一笔长期闲置准备投资的资金,每个月的收入又比较低,正常生活都过得坑坑巴巴的,好省不省地打算每个月抠出200块来理财,我就真不推荐你这样做了。你一个月定投200块,10年下来连本带利就算有5万块就已经很不错了,但5万块对于未来来说真的一点大用都没有,与其之后10年每个月都要省这两百块,不如前两年每个月用这两百块去买教技能的书来认真学,营销、写作、制图、摄像、剪辑、育儿、美妆、健身、英语、编程甚至PPT、电子表格等等,只要是现在还有用的技能,你随便学一门,认真沉下心苦学两年,把这一门学透学深入,两年以后你随便换一个对口的工作,涨的工资恐怕要远远超过你每月抠出来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你必须要明白的是,在你收入不够高的时候,投资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标的物有且只有唯一的一项,那就是你自己,只有在你自己本身就能产出一份不错的收益的基础上,才应该也才能够考虑把这份收益扩大,最终把自己这个人本身和投资两者叠加,才能创造出一份未来美好的生活。
花费5天时间,分成5个部分,通过1万2千余字,终于把我理解的一个普通人的理财方法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虽然肯定会有很多遗漏,也会有不少的小错误,但在大方向上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实现属于自己的未来美好生活。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