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的适用场景和方法

2021年9月22日 189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先说结论,末位淘汰几乎只适用于销售岗。

除了销售岗,其他的无论是管理、维护、客服还是办公室、后勤、财务,其实都不太适合使用末位淘汰。

有些管理者可能认为其他岗位即便没有销售任务,可能也会有KPI来对其岗位进行考核,那么就可以用KPI来对这些岗位进行末位淘汰,这样的思维方式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虽然KPI是结果导向,但KPI指标之间的差异巨大,都不说前端、后端、管控之间的指标刚性不同,就连同部门内也有互不相同的考核指标,所以KPI有时候真的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表现。

销售岗则和其他岗位都不相同,销售只有两个职责:一是把东西卖给有需要的人,二是把卖掉的钱收回来交给公司,所以完全可以把有效回款当做末位淘汰的指标。另外,末位淘汰一定要有相对较长且稳定的周期,并且一定要使用“连续”这个关键词,比如连续两个月或者两个季度回款倒数第一的淘汰,以避免一些优秀的销售因为特殊原因而被规则淘汰,同时,还可以设置底线、轮流交叉末位、豁免条件等附加条款来完善整个末位淘汰规则。虽然这样的规则相对残酷,也有可能淘汰掉一部分可能还算优秀的销售,但这样的规则却是最简单有效地保持团队整体活力的方法。

还有另一种适合适用末位淘汰的场景,那就是整个公司都适用360度环评来进行考核,但这样的公司必须具备足够大这个基本条件,太小的公司360度环评还不如老板直接评价和开人来得简单。

当然,末位淘汰机制必须对应的就是能够畅通的招到更多的人才,否则整个机制也会面临运转不下去的情况。

用好末位淘汰机制,是管理销售的有效手段。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

漫浪的血

联系QQ:851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