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内容主要起到发散思维的目的,可能结构上比较跳跃,就当近期新闻的一个个人小结。
首先要从碳中和打开看。碳中和的大前提是为了全球人民过得更幸福,但大前提下一定包含小目标,因为碳中和对发展中国家是有抑制作用的,简单来看就是没有基础工业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经济,没有经济就不能引进新技术去改善基础工业的环保问题。要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在全球没有提出碳中和的时候就已经把会造成严重污染的基础工业发展时期度过掉了,现在的发达国家都已经在靠新技术做到工业亲污染甚至不污染,但发展中国家如果想要在起步阶段就低污染就不得不向发达国家进口相关的技术和设备,而这对一个国家的基础工业被其他国家卡脖子的就会变得相当糟糕,我们现在相对落后的芯片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发展中国家一旦陷入了碳中和的全球大前提下,很有可能就难以继续快速发展了。
再来看看我们国家已经确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积极主动的推进全球碳中和,其实背景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已经逐步走出了用污染换工业发展的这个过程了,虽然我们仍然是火力发电的大国,但我们拥有全世界最高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拥有与全世界比肩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和制造能力,并且核聚变和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全球领先,目前我们的能源已经很环保,而未来还能更环保,我们甚至能把过剩的电力卖给其他国家。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全球地位离不开对石油这个能源的把控,而将来碳中和了,化石能源将逐步被淘汰,这对一个控制着必将淘汰的能源的国家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再延伸到最近的拉闸限电。最近的煤价已经一飞冲天,那么,干脆就趁着碳中和的大义来个拉闸限电就好了,反正煤那么贵,为了全球人民能生活得更好,为了我们国家能减少碳排放,那就对高能耗企业拉闸限电吧。要知道,这么高大上的理由,是没有人能说三道四的,但拉闸限电必然会有人受伤。首先就是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基础工业,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只有受影响最小的我们能保证向世界生产供应这些生活必须品,拉闸限电之后,这些基础工业可能就要干1休6,工人难养活,企业估计也也要倒闭不少,随着生产力的下降,那些世界钞票印制国总有一天会发现越来越难用纸换到东西了,这个时候,我们不用再帮对手抵抗通货膨胀,对手将学会自给自足,双赢。
最后联系到创业上,就出现了两个明显的方向,一个就是高能耗、低附加值的行业,另一个就是新能源、新技术、高环保、高附加值的行业,现在就很容易选择了。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