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一定要学会控制沟通成本、决策成本、试错成本。
因为这三个成本从表面上看对公司利润直接影响不大,但其实这三个成本才是运转效率的核心成本,至于其他的原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营销成本、服务成本等等都非常显性,所以反而相对比较好控制,我们逐一分析。
首先看沟通成本。在公司比较小的时候,沟通成本其实并不会凸显,公司里每一个人几乎都是身兼数职,发现什么问题或者机会都会摆在台面上说,如果意见还有不统一的时候,老板一顿烧烤基本上都能够解决。随着公司逐渐变大,公司必然会分出各个部门,最开始的时候一般都会把生产端和销售端分开,这时候第一道部门墙就出现了,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前后端的部门利益其实是并不统一的,然后公司继续做大,又开始分出客服、财务、大客户等等部门,随着部门和部门墙的逐步增加,沟通成本会成几何级的上升,成为影响公司发展的瓶颈。所以,在打工的时候,一定至少要学会熟练使用一种降低沟通成本的方法,比如OKR目标管理指标,又或者持续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甚至引入部队的政委角色,专门做各部门领导的思想工作,当然,也不限于以上三种方式,但一定要真正的掌握其中一种。
其次是决策成本。决策成本基本都在一把手,或者是部门的一把手,或者干脆就是公司的一把手,因为一旦决策失误造成的后果有可能比原材料浪费、人力资源流失还更糟糕。我们通常可以把决策成本分成这几类:机会成本、差别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联合成本,看上去有很多条目,其实内容并不难以理解,所以在打工的时候,一定要主动学习决策的方法论,我之前也有写过一篇《决策与执行》,里面简单的列举了一些方法,可以在实际工作中代入公司的情况进行思考分析,看自己的决策思维与公司实际的决策思路有什么差异,然后根据结果进行判断和经验累积。
最后是试错成本。有不确定因素的地方,就一定会产生试错成本,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定不会出错,但试错成本其实是相对比较容易降低的一个点,因为试错成本是可以通过学习降低的。之所以会产生试错,就是因为前面有没有坑自己不知道,但自己不知道并不代表别人也不知道,我们只要读别人的书里面记录的这些跌倒过程,轮到你的时候你自然就会选择避开。所以在打工的时候尽可能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就能有效降低试错成本。
这三个成本控制得越好,未来公司走得会越远。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