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制定KPI的目的是为了拿到想要的结果。
KPI既关键绩效指标,它是我们最常见也最常用的管理工具之一。KPI通常是以结果为导向来设计的,我们想要让公司或部门达到某一个目标,我们就把这个目标设置成整个KPI指标中的一个项目,比如我们期望公司的年收入增长50%,我们就把“年收入增长50%”作为KPI的一个项,然后设置一个完成这个指标能获得的分数,比如30分,再设置一个分数计算条件,比如达到50%得30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30分,每超过一个百分点加1分,最多加10分。以此类推,通过一个一个不同的关键指标项目的叠加,我们就能得到一整套符合我们期望的KPI规则,当达到一定的时间条件之后,比如每个月,我们就可以用这一系列指标来判断公司的运行情况,既可以查找存在问题,又可以用来对之前的工作进行评判或者薪酬分配。
通过以上对KPI的简述,我们不难发现,KPI是一个结果指标,对应的是某件事情发生的结果。但既然是结果,那么就说明它一定是滞后的,比如公司收入没有达到预期只是一个结果,但它并不是在最后这一刻才发生的,而是在公司的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单纯的想依靠KPI就管理好公司其实是不太现实的,真正想要把一个公司管理好,一定要在给出结果导向的同时给出足够多的方法。比如你想要公司完成制定的收入目标,那么必然需要销售足够多的产品,为了销售足够多的产品,就必须在维护住老客户的同时,接触足够多的新客户,要有一整套良好的宣传、营销、使用过程服务和售后服务。当把这个大的框架搭建好之后,就可以继续细分出其他子项目,比如划分出挖掘新客户的目标聚集区,更深度的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设计更有效的营销话术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框架和细分项,对于下面拿到KPI的人来说,很有可能就是亮眼一抹黑。
KPI是一个细致而有效的管理工具,如果要做大做强,一定要花时间去更深入的研究它。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