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消费主义退潮意味着低消费娱乐业和教育业的机会。
娱乐业划分得相对比较细,但我们可以从消费支出把它们划分为消费相对较高的和消费相对比较低的。消费相对较高的包括KTV、酒吧、迪高厅、慢摇吧之类的夜店,它们在承载了娱乐本身的范畴之外,还承载了相当程度的社交任务,但随着消费主义的逐步退潮,以及大家生活习惯的改变,这些高消费的场所可能会迎来一波降温,而同样能承载娱乐和社交任务且消费相对较低的桌游、剧本杀、烧烤摊可能需求会有所提升。当然,除了以上这类面对面低消费社交以外,线上社交会变得更丰富,在目前就已经普遍存在的社交软件、交友软件、游戏以及游戏社区以外,随着5G技术和VR、AR技术的不断升级,新的VR、AR社交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只不过这个市场的门槛可能会更高一些,普通人较难入局。
在与真实的其他人互动之外,纯粹观赏型的项目也会更加守欢迎。比如一场周末电影,只需要不太高的观影门票金额,以及部分小零食的支出,就能消耗掉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但目前来说影院已经相对饱和,留给大家机会已经不多了。再退一步的话,大量免费的电影、电视剧也可以在普及的机顶盒和智能电视平台上点播收看,只不过能参与到其中的机会同样不多。对于普通人来讲,互联网上多个短中长视频网站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目前以及对未来的预测来看,短中长视频网站都属于有人、有流量、有需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长处制作对应的视频,只要内容有价值,一定可以获得不菲的回报。
在一部分人娱乐至上的同时,必然还会有另一部分人想要充实自己,为未来做更深也更有价值的打算,这个时候,成人教育就是一个有潜力的选项。一般来说,成人教育可能会更偏向于实用性,像会计、法律之类的考各种证方向会比较收欢迎,另外,可以在自己所长的基础上,再额外学习一门新的技术,比如外语、视频剪辑、3D建模、程序设计之类,也会是不错的选择。所以,如果当地还没有对应的培训机构,可能会有一定的机会,只不过在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机构与线上培训机构最大的区别和价值所在。
在前几年,学生补习教育可能还是教育业的龙头,但随着国家人口政策和教育减负的政策逐步落地,补习的红利期可能已经完全消失了,并且短期内来说几乎没有可能再复苏。但学生群体依然会有其他非补习类教育的需求,相对应的特长教育可能会有一定的潜在机会,比如体育方向的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等,这种教育并不是以培训运动员为目的,而是一种处于培养兴趣爱好和健身为目的,另外,绘画、舞蹈、播音与主持、唱歌、乐器、科技小组等等拓展视野型的培训也会开始受欢迎。与成人线下教育需要与在线教育竞争激烈不同,学生类的各项培训就家长来说会更愿意选择线下,毕竟儿童的接受能力与成年人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今天我们就分析到这里,之后会继续和大家思考这个话题。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