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创业一定是围绕一个核心的,不同的核心需要有不同的创业路径,创业成功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
第一种就是围绕一个或者一类产品创业的。这种方法在80-90年代比较容易成功,因为那个时候物资相对比较缺乏,只要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大问题,基本上都能销售出去,也都能赚到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生产能力的进步,在产品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就越来越出现同质化的问题,这个时候竞争开始加剧,所以,如果你的产品没有很独特的,别人难以突破的护城河,那么这类创业成功的难度就相对比较高。高端的比如生产芯片产品、通信技术产品的英特尔、苹果、华为之类的公司就是基于产品进行开发最终逐步壮大的,低端的其实也有,比如麻辣烫、牛肉粉、拉面、刀削面等等,只要你的产品相比其他同类经营者要更具有吸引力,你就能够创业成功。
第二种就是围绕一类人群创业,围绕人群创业的优势在于人群是可以逐步细分的。例如一家服装生产企业可以生产任何类型的服装,但是它的体量比较小,随意生产会失去产品的聚焦点,这样反而让生产的产品不好销售,于是它可以把总的人群划分为男性和女性,这个面还是有些大,选择女性继续细分可以分为幼年、青年、中年、老年,当这样逐步的细分下去,发现0岁宝妈群体的服装在市场上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这个时候选择这个人群就比随意生产产品聚焦得多,但服装生产商选择继续细分,把产品定位在分娩3月内的宝妈群体。这个时候,企业围绕的人群极度聚焦,于是无论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也好,进行产品的设计也好,收集试用产品的客户体验反馈也好,都变得相对容易,开发出的产品也会极度聚焦,同样,只要推广得当,处于这个时间段的宝妈群体有选择这个公司的产品的概率会得到相当的提升,创业成功的概率自然也有提升了。但围绕人群细分的创业也存在一些问题,正因为人群可以被细分,所以在逐步的细分之后,市场有可能会变小,当你需要把市场做大的时候,就必须扩大你的总覆盖人群,还好目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所以围绕一类人群展开创业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第三种就是围绕一个模式进行创业,不要被模式这个词搞晕了,我们把它再白话一点就是信息中介加流量入口。简单来说就是把产品信息和人群信息汇聚起来,然后针对性的进行导流,让有需求的人能找到产品,也让生产产品的企业能找到有需求的人。古早一点的就是报纸中缝广告、房产中介,现在就是淘宝、京东、拼多多、美团。要注意的是,它们虽然都是信息中介,但他们其实是有差别的,比如淘宝就是向所有人提供所有的产品,拼多多就是向下沉市场提供廉价产品,美团是向饥饿的人提供美食产品,房产中介是向有购房需求的人提供房产,当然它们在做需求端信息流汇聚导流的同时,也在做反方向的供给端信息流汇聚导流。
信息中介理解起来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有了信息中介这种思维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出自己的信息中介理论,但整个模式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创建流量的入口,没有流量入口把大量的供需信息汇聚起来,再好的信息中介也做不成生意。比如房产中介的流量入口可能是这个中介的门店、各种同城广告以及业务员的朋友圈,吸引的就是周边的住户、路过的人群、加了微信刷朋友圈的客户等等。有时候,这种信息入口是是一个时代契机所造就的,比如淘宝就乘上了电子商务的大车,这种契机很难得,甚至是一次性的,而有的企业也能把握住自己产品所创造的契机,比如小米从做自己的手机产品打开了一个流量入口,然后它抓住机遇快速切换到对接次中产人群与还过得去的产品之间的信息中介。
总的来说,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成本低的同时边际成本也同样低,因为没有产品也没有库存,创业风险也同样低,即便创业失败了,损失的更多的只是时间和本可以由这段时间创造的经济价值,所以,这类轻资产创业其实也比较新手试水,即便没有一次就成功,也能让自己的商业思维、人际交往等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核心,然后不断围绕这个核心做大做强,是一个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