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中介的核心在于发现供应者和需求者。
根据结论,我们其实在发现供应者或者需求者当中的其中一个角色其实就可以启动中介思维了。之前我写过一篇《创业方向:中介》,这篇续集增补了几个思维和例子。
举个例子,今天我到当地的一个小村子工作,和村支书聊天时偶然发现这个村子的茶不错,但由于没有名气,算不得出名的山头茶,所以价格相对比较低,这个时候其实就相当于出现了一个潜在的供应端,如果将来在某个场景下发现一个需求端,我其实就可以把两者尝试粘合起来,形成有效的供需关系,这样必然能促使我们三方获得收益。当然,由于我本人对茶叶圈子并不熟悉的原因,我遇到需求端的概率会比较低,但其实如果我能进入这样的市场,遇到类似的供需失衡情况就会普遍得多。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你完全可以在当地提供任何一类提供有形或无形商品的商家,记录下他们的产品,然后去找需求端,也可以记录所有的需求端,然后去找供应端,甚至同步记录两边来进行匹配,都有可能达成交易,如果你已经有一份工作,那么更深一层的收集与你工作相关的供需信息还能更有效的提升匹配成功率。比如包子铺绝对会需求大量的面粉,你就去尝试收集他面粉的需求量和目前的供应端,然后去找能提供产品的供应端,比如粮站、超市之类,因为现实中一定存在信息差,所以谁也不能保证他使用的产品一定是性价比最高的,你只要能协助提供更价美物廉的产品,供需方都会觉得很有意义。
要注意的是,做中介尽量不要自己下场参与,特别是非标产品,存在诈骗的风险极高,如果觉得有任何问题,记得及时退出止损。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