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学习状态都有高低起伏,更多的创造高地就会更容易的获得有效的知识,今天和大家分享几个提升学习状态的方法。 一、以教学为目的的学习,这个前面讲过很多次了,这里就不继续深入,你只要保持你学会了要怎么讲给别人让别人能理解的心态去学习,那么你的学习将会更加高效。 二、交替学习内容,比如你想学英语,你不能一直就在背单词,而应该背十分钟单词就练习十分钟阅读,然后再背十分钟单词又练习十分钟写作,人在做同样的事情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疲劳,这种疲劳不仅仅会表现在肌肉上,人的大脑也会对同样的刺激产生疲劳,举个大脑疲劳的简单…

2020年11月11日 0条评论 223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法,但大多数人实际在用的就是“阅读”和“反复阅读”两种。 举个例子,小时候我们都有背诵课文这个作业,这个时候用到的基本上就是反复阅读这种方式,逐字逐句的把文章刻入脑海,最终形成类似肌肉记忆的效果,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能够背诵大部分的岳阳楼记就是一个例子。另外,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也是反复阅读这种学习方法用得最多的一些课程。 实际上,这两种方式有效,但是低效,我今天教大家真正高效的几种学习方法。 第一种就是实际使用,试想,如果你生长在一个英语国家,你从生下来就自然而然的学会使用了英语…

2020年11月8日 0条评论 216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去还是不去的时候,选择去。 给还是不给的时候,选择给。 学还是不学的时候,选择学。 起还是不起的时候,选择起。 吃还是不吃的时候,选择不吃。 买还是不买的时候,选择不买。 说还是不说的时候,选择不说。 当然,以上的选择只是在你犹豫的时候有效,如果已经决定了,就按决定的事情做就好。 我是漫浪的血,更多有趣的干货原创内容,尽请登录创业行者网站:chuangyexingzhe.com

2020年11月7日 0条评论 201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所谓商业壁垒既非对称竞争优势,从简单的角度解释就是不可复制性和。打造自己的商业壁垒能有效防止其他企业对自己的商业进攻,那么我们能打造哪些商业壁垒呢? 一、资源壁垒,就是最大化天然的地理优势,比如有特殊气候环境要求的种植养殖基地、矿业之类,一些发酵型的行业也可以包含在里面,比如茅台酒厂就有特殊的环境优势,各种有名的葡萄酒庄也是依托于当地的葡萄生产。但是资源壁垒一般来说都是天然的,很难通过后天来进行打造,如果你的商业可以背靠这样的壁垒,那么就能保证产品有更加优异的竞争力。 二、技术壁垒,技术壁垒可以是单一技术,也可以是…

2020年11月6日 0条评论 262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我们也许没有办法让自己变得富有,但一定有办法让自己变穷,那我们都来看看到究竟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变穷的。 一定要相信人生起跑线无比重要,只要不是在最前排,那么这辈子是没有意义的,这个起跑线可以是原生家庭、小学、中学、大学、工作等等等等,只要想变穷,下一秒都可以是起跑线。 不去专注的做你现在做的事情,一定要尝试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甚至尽量做到每时每刻都一心多用,只要能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就可以把自己所有的优点打散成无用的东西,这样就能真正做到一事无成。 尽可能只从自己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完全不去学习别人总结的可能…

2020年11月5日 0条评论 212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不是我原创的,很久之前一个培训老师私下聊天时候说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教科书,正常情况下能被选为教科书的,都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学科相关顶级人士的综合推荐,同时,之所以能被称为教科书就是因为认真读它就能一步一步明白想要入门的学科的内容,而且是从最简单开始,比如很多经典的编程编程书籍都是以“Hello world!”开始的一样。但是,教科书也不是万能的,因为教科书往往伴随着相应的基础要求,比如大学时候的高等数学对于一个没有数学基础的人来说,和天书并无太大区别,要学好高数,那么对应的小学、初中、高中相关数据基…

2020年11月4日 0条评论 202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简单来说就是对你有用的知识就是好知识。 你可以说,所有的知识只要懂了它就是有用的啊,这句话也没错,但是有用也是分等级的。比如你是厨师,那么量子力学对于你来说可能它的价值就只有1,因为你绝大多数情况只能把这个知识点用来作为谈资,挖掘机技术它的价值就是5,如果有一天厨师不干了,还可以开挖掘机去,至少它又潜力,卤肘子它的价值可能就是10,即便你不在这个店里当厨师了,只要口味足够优秀,推个小车卖卤肘子说不定还比当厨师赚得多。 好知识是基于两个点的,首先就是它能立即为你带来丰厚的收益,其次就是它在未来有很大可能为你带来丰厚的…

2020年11月1日 0条评论 230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交流的意义是获得不同,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过程和不同的结果,这才是交流的意义。 因为我们不一样,所以我们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借鉴。但是,现实中很多人在不停的进行无意义的交流,他们在求同,在找与他们相同的人融入进去,又或者让那个人融入进来,这种报团取暖式的交流让他们获得了微弱的认同,就像井底之娃一样,外面的一切都让他们觉得恐惧和不安,只有龟缩在井底,那么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变的。 这个世界最难的两件事,一件就是把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另一件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的脑袋。其…

2020年10月30日 0条评论 260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当人与人之间对某件事情的判断有不同的结果时,认知偏差就出现了。 举个例子,假设你路过一条小路,有个人在表演扔硬币,周围有15个观众在围观,前100次都是正面朝上,如果你来判断之后100次扔硬币的结果,你会做出怎样的判断?有点理性的可能会猜小于50%,非常理性的会猜50%左右,有人猜100%、0%,甚至有个观众猜的是精确的73%。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猜测结果呢?其实这就是认知偏差,从概率学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其实50%左右可能是比较接近的答案,但如果猜100%的人知道硬币两面都是正面呢?如果猜73%的人刚好与魔术师联…

2020年10月30日 0条评论 241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人分四类,不做不学习、做但不学习、学习但不做、又做又学习,你属于哪类? 不做不学习的人其实心理感受层面是最幸福快乐的,因为他们只看得到井口的天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虚幻的,只需要守好自己的一小方天地就无比满足,即便偶尔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也只是把它当做肥皂剧来消遣,无脑就是快乐。 学习但不做的人比不做不学习的人稍微更痛苦一些,他们已经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知道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运行规律,但因为不做,所以看得到却摸不着,他们有充足的论据作为吹牛时的谈资,也会幻想着过上美好的生活,可从不实践让幻想永远也只能是幻…

2020年10月26日 0条评论 211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14151617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