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老想着开一个其他地方都没有,而只有自己才能想到的店。 首先,无论你卖什么,你总得要有进货的地方和进货的渠道吧,货基本都是别人生产好的,或者拿到手只需要简单加工就可以出售的,除非你自己是生产单元,比如自己种的粮食、水果、或者手工制品这类,而自己做就意味着你没有太大的精力去卖。要知道,绝大多数时候,生产者和销售者都不是同一个人,当然,农副产品你也可以直接拿到农贸市场卖,但这样做的,基本都是规模非常小的生产单元才会做的事,规模一旦形成,必然会越来越区隔开。 其次,不要想一些混乱的搭配作为卖点,比如,这条街上鞋子卖得不…

2020年8月3日 0条评论 294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先说最不该做的事,就是创业失败之后立马开始下一次创业。 我距离上一次创业失败,大概已经过去了8年,我之所以那么长时间都没有开始第二次创业,是因为我清楚的认识到,当时的自己还不是那块料,即便立即开始第二次创业,同样会失败。我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没有给我足够的创业经验,我所能接触到的创业更多的是自己的想象,根本不符合市场需求和规律,虽然说现在二次创业也不一定成功,但至少我认为我已经累计了不少的相关经验,也在其他平台上有过实际的操作,并且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思考,而这是8年前的我完全不具备的能力,是时候尝试重新开始了。 当…

2020年7月30日 0条评论 251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很多人一开始创业就想着,我要做一件别人都没有做过的事情,就像魔兽世界当年的宣传语一样“做别人从未做过的事”,他听到了这句话就以为把握住了一个理,但他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和暴雪之间的差距。一个连顺势都难为的人,就想着要逆流而上,“莫欺少年穷”这种故事,大多数时候在故事里爽一下就可以了,至少先学顺势而为,再去想逆流而上的事情。 什么是顺势而为?简单来说就是顺应潮流和顺应时代,这个时代需要什么,你就去做什么,不要动不动就想着我能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你在去思考做什么之前首先就要搞明白,这个时代其实不太需要你,只有当你清楚的认…

2020年7月20日 0条评论 267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只要记住一点,“合作伙伴或员工是选择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就基本不会错太远。 无论是选合作伙伴也好,招员工也好,只要你不是在大企业或者高新技术公司,比如央企国企集团公司研究所之类的,那么就不要想着去培养你的合作伙伴或员工,因为合作伙伴或者员工是很难培养出来的。你看一个大企业,每年招几百上千甚至上万那么多名员工,最终能培养成人才的有多少?十不存一甚至百不存一的比比皆是。这就好比一项高新技术,科学家们在发明或发现它的时候,可能也没有想清楚它究竟能做什么,比如很多药物,发明的时候想解决的时候是A问题,但实际解决了B问…

2020年7月19日 0条评论 256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关于“错误”的底层逻辑。 前几天有个新闻小视屏很火,三个小孩在高楼楼顶天台防护栏外面玩,根据某些媒体所称,其中某个小孩还教唆另外两个小孩到更危险的位置去玩,批评这个小孩有黑暗人格,还好最终被好心人发现,没有酿成严重的后果。 今天就这个视频例子展开一下,谈谈什么是真正的错误。 假如,这个视频最终结果是某个小孩掉下楼去摔残甚至摔死了,哪请问,是谁的错? 从一般人的角度来考虑,教唆者肯定要承担相当大一部分的责任,并且无论是从道德层面乃至法律层面,都会判定教唆者是错的,这就是一般人的角度,也是我们通常的思…

2020年7月18日 0条评论 256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因为这篇文章是接昨天的那篇《创业前必须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内容的,哪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昨天说的创业成功三要素:1、发现一个社会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2、当别人也发现同样的社会问题,你的解决方案要比别人优秀;3、要有足够的别人模仿不了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思考,成功的创业赚到的是什么钱?是销售、价差、品牌、客户忠诚度等等等等这些吗? 这些答案都没错,但如果你只想到这些,只能说明你还没有抓住关键点。 更符合底层逻辑的答案是:你解决你发现的社会问题,社会给你的回报。 这个钱从表面上看的确是销售某件商品的差价…

2020年7月17日 0条评论 248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很多人创业靠的是激情,是我想当老板、想赚钱、想获得社会回馈、想出名的那一股子激情,有这样的激情是好事,也能算是创业需要的部分情绪,但这样的创业能成功吗?成功的几率是多大呢? 所以在创业前你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凭什么会创业成功? 如果答案是激情、努力之类的情绪词汇,那你创业基本上不可能成功。如果答案是人脉、知识、技术等能力类的词汇,那你创业有小概率成功。 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能解决某个社会问题,当你的答案是这个时,你创业成功的将概率大大提高。 而成功的路径分三步,第一步,发现某个社会问题,并想…

2020年7月15日 0条评论 259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网上经常有人说,今天某某某读了《牌面》,谁谁谁又读了《格局》。我都没读过,但是我见过有格局的人,所以今天我来聊一聊我认知的格局。 首先理解一下格局的字面意思,从百度上搜的结果是: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合起来称之为格局。 从对人的形容来看,一般有格局都是指这个人有大气度、大胸怀,还会贴上各种智慧、远见、抱负等正面标签。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标签往往是一个评价,是对一个人当下的认可,而不是成为一个有格局的人的办法。哪怎样成为一个有格局的人呢? 在我认识的有格局的人和普通人…

2020年7月8日 0条评论 262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为纪念我的文章超100篇,特别推出今天这份底层逻辑的进阶原创干货,希望有幸看到的人好好学习和使用。 利用前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沉没成本,简单来说,沉没成本就是在达到目标前,消耗掉的一切有形或无形的成本,比如物质、时间、金钱、精力、体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晚上要去找同一个小区的朋友玩,一般这个时候他都在家,所以你事先并没有联系他,你花了10分钟,走路到他家,发现他今天没有回家,电话联系他才知道今晚他加班,因为你找他玩的目标仍然没有达到,所以花费在他路上的这10分钟时间、你走路消耗掉的体力、你打电话的通信费用等等等等…

2020年7月5日 0条评论 276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