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个小心得,哪就是如何在持有报价单的情况下,与商家进行讲价。 一般说来,批量产品商家都会给一份报价单,比如1份产品多少钱,10份、100份、一千份、一万份又是多少钱,这个时候,你其实是有讲价的空间的,而讲价的空间就藏在这份报价单里。 具体例子融我稍后再举,因为在举例子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逻辑,如果商家给出报价单,那么商家一般会有三种同时存在的思维:1、在我卖的数量多的时候,我可以稍微便宜一点给客户;2、在我卖数量多的时候,我必须要赚得比卖得少的时候多;3、我要让我的报价单看上去简单易懂。 现在我们开始举例子…

2021年2月5日 0条评论 196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互联网给这个时代以及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太多惊喜,很多新兴行业随之崛起,今天就随便聊一聊,想到哪就写到哪。 有时候,一个新兴行业是被精心设计出来的,目的和方向明确,想要解决的痛点也很明确,比如淘宝、微信,而有时候,一个行业在被广大人群接受之前,可能也不太清楚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比如比特币、脸书。但无论是哪一种,一旦表现出足够的商业价值,必然会被大量的模仿、借鉴甚至抄袭,随之带来的可能是一场热闹、一类工具、一种生活方式的变革,在这过程中,最早萌发的大多都衰亡掉了,被后来功能更强大、用户体验更好、思维模式更清晰的产品所替…

2021年2月3日 0条评论 194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总结的各种话术也大相径庭,唯一相同的是,购买你这个产品的人,有一定概率其实是对这个产品不熟悉的,那么,如何把这个产品从众多的同质化产品中区隔开来,就成为了关键点。 搜索引擎头条给出了8种介绍方法:直接讲解、举例说明、借助名人、激将法、实际示范、展示解说、图文展示、资料证明。以上几种介绍方法都没有错,也能起到相应的效果,但又各自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于是我想尝试找到一种综合的路径,让客户能更轻松的贯穿整个介绍的环节,我尝试总结出了一个套路,理论上能应对各种需要介绍营销的场景,现在把这个方法分享给…

2021年1月26日 0条评论 196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经济学人》曾有一个订阅广告,它充分的利用了无效的价格这个选项,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做的。 它把年度订阅设置了三个档次,第一档是纯电子版,售价59美元,第二档是纯纸质版,售价125美元,第三档是电子版加纸质版,售价仍然是125美元。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看到了这个广告,觉得这个定价很有意思,于是他找来100名学生模拟选择订阅的档次,得到的结果是第一档16人、第二档没有人、第三档84人。从这样的结果来看,第二档似乎是无效的价格,于是他把第二档选项去除,然后又找了100名学生模拟订阅,然后他发现选择第一档的从16人增…

2021年1月24日 0条评论 204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最早我是在幼儿教育的相关资料上看到这个方法的,虽然我在育儿的实操过程中没用上,但并不代表它没有意义,今天把这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方法的内核关键点是不要让决策者做问答题,而是要让决策者做选择题。比如,孩子不爱吃水果,但你又想让孩子吃水果,那你就不要问他你要不要吃苹果?这样孩子的回答很有可能是不吃,但如果你问的问题是:你要吃苹果还是草莓?孩子很有可能就从中选一样。 同样的理论在商业中也是有效的,举个例子,早点摊在主营米线、豆浆、油条的同时也卖茶叶蛋,茶叶蛋味道一般但还是有少量的人买,假如每天有200个人来吃早点,如果摊…

2021年1月23日 0条评论 196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一开始,我们的大脑是喜欢信息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它都喜欢,但有些信息它吃进去可能不消化,这就让它产生了痛苦,随后它就开始抵制接收这部分信息,于是“学习”这个动作就被嫌弃了。如果我们要让大脑重新喜欢上学习,就需要明白我们的大脑喜欢什么,然后我们就能以它投喜欢的方式进行投食。 我们的大脑最喜欢的五类信息:安全感、情绪、代入感,而这三点恰恰全部来源于人作为一种动物的天性,他们保证了人类这一生物物种的延续,今天我们就把它们捋一捋看看它们的内核是什么。 首先是安全感,安全感就是对旧信息的重复,虽然你已经知道了整个信息,甚至清楚…

2021年1月22日 0条评论 191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无法提供摘要。这是一篇受保护的文章。

2021年1月22日 0条评论 198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有些人会说,你这句话不对,应该是什么热门做什么,这样才能跟得上风口。 如果要这样思维,其实也没什么错,但这种思维背后有一个潜在的问题,那就是既然是热门,那么跟热门的人必然会很多,你觉得你有什么优势能在这个群体竞争弱肉强食中脱颖而出?是你自带巨大的流量能变现?还是你拥有一个庞大而专业的团队?又或者你刚好背靠这个热门后面的产业链?如果这些都没有,那我的建议还是不要做,如果你硬要说自己有巨大的热情,那我只能捂着额头祝你成功。 根据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长尾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即便是再冷门的产品,仍然有他们的市场空间,所…

2021年1月20日 0条评论 200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其实老祖宗们已经帮我们总结好了,无非就是两句话,第一句是“勤劳致富”,第二句是“富贵险中求”,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剖析这两句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首先是勤劳致富。众所周知,劳动创造价值,这种价值既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这两者都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所以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但由此劳动而获得的财富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举个物质创造者的例子,农民伯伯在山地手工种植玉米,付出了大量的体力劳动,但受限于自然条件,所以收获极低,卖掉玉米换到的钱很少,而在平原机械化种植玉米的农民伯伯,同样付出了体力劳动,但效率高收获好,…

2021年1月15日 0条评论 232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因为获得财富的过程本身就像是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只有一条赛道,所有活着的人在这条赛道上奔跑。 有人在起点时几乎从零开始,而有人在出发前就已经有各种前辈们为他们准备好了跑鞋、汽车、飞机、火箭、宇宙飞船甚至星际之门等各种装备,虽然你会在各种媒体中看到这些氪金玩家的身影,但大多数时候,伴随你的都是与你差不多的人,当你了解了这样的规则,你就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获得财富的过程是一个赛道,那么觉得自己跑得快不快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比别人跑得快。举个例子,1990年,甲乙两个人都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目前各自都存到了一万元钱,甲…

2021年1月14日 0条评论 203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3456717